如往常以全麥土司、牛奶和水煮蛋當早餐,上公車已十點十分了。一個小時過後在希爾斯百貨換了司機,行駛時間約四十五分鐘。十一點四十五分轉了八號公車,十一點五十三分又在阿拉莫阿那中心(Ala Moana)換了司機,終於在十二點零八分下車。尋找皇家夏威夷購物中心(Royal
Hawaiian Shopping Center)的路上中走進國際商場(International
Market Place),彷彿進入另一個空間。小小的街道上兩旁盡是小攤販,攤販老闆百分之九十臉孔都是亞洲人,攤子上全部都是夏威夷紀念品與來自中國的商品。不過如同雞蛋花即便是中國製,在夏威夷插在頭上就是有熱帶風情。
十五分鐘後才找到皇家夏威夷購物中心,這購物中心可是卡美哈美哈學校的不動產!早期卡美哈美哈國王一世居住於此,後來給夏威夷皇室作為休養之地。曾是行政中心的地方成為購物中心,也有人對於這種商業化考量有爭議,然而皇家夏威夷購物中心除了將所得回饋給卡美哈美哈學校,也向社區分享其教育和文化展演,目標乃提供一個有趣和互動的環境,有好吃的食物和娛樂以吸引觀光客和維基基的住戶。皇家夏威夷購物中心、卡美哈美哈學校與社區之間的合作成為共生循環系統,如同小丑魚與海葵般合作無間。
皇家夏威夷購物中心的網頁中有關於夏威夷遺產(Hawaiian Heritage),網頁表示維基基的意思為「湧出的水」(spouting waters),曾經是夏威夷貴族喜愛的休養所。在皇家夏威夷購物中心的皇家小樹林(Royal Grove),有尊蒲阿喜公主的黃銅雕像。另還有間古拉尼遺產室(Kaulani Heritage Room),每天早上十點至晚上十點開放,遊客可觀看三部關於夏威夷遺產、歷史以及夏威夷人民的短片。
|
蒲阿喜公主(Princess Bernice Pauahi Bishop) |
希爾頓飯店的對面就是皇家夏威夷購物中心,不同於一般相對封閉的空間,開闊視野與椰子樹給人放鬆的氛圍。皇家夏威夷購物中心很吸引人的一點,就是免費推廣的夏威夷文化課程:製作花圈(lei)、製作拚布、學習彈奏烏克麗麗(ukulele)等。如果遇到皇室慶典,皇家夏威夷購物中心更是不遺餘力,如為紀念庫希歐王子(Prince Kuhio)的相關藝術活動或遊行等。
走進皇家夏威夷購物中心,共有三棟但都只有四樓,透明屋頂陽光灑在中庭漂流木長椅與椰子樹上,彷彿是一棟正在呼吸的建築。一幅女人採收水芋的畫融入整體環境之中,各種夏威夷文化悄然成為建築的一部分。回想台灣,不論是百貨公司或休息站即便有表明加入原住民的元素,往往只限於商品的販售。在皇家夏威夷購物中心,夏威夷文化很成功化作有形物與無形精神象徵。今日要來學習製作花圈,在皇家小樹林有夏威夷原住民常使用的不同植物,也包括原住民使用製作花圈的花葉,多是以夏威夷語稱之。花圈之於原住民有傳統傳承、儀式意義與文化價值,對於各國原住民皆是。
|
痛車 |
到達學習花圈的現場-貝拉阿姨花圈小鋪(Aunty Bella’s Lei Stand),竟然人數爆滿使教授花圈的貝拉老師連忙加長桌,也緊急去調度花朵。參加者多來自日本共二十來人皆難掩興奮之情,按捺不住的不斷挪動椅子上的臀部。日本人向來喜歡手作,雖然台灣擠下夏威夷成為日本人最愛去的國家,但夏威夷的日本人數量在市區看著「痛車」滿街跑與隨處的日文可見一般。在開始製作花圈之前,需先瞭解花園之於老師與夏威夷的重要性。
貝拉老師的花圈店離這僅幾條街的距離,販售的真花花圈價錢為十九到二十八美金不等。今天主角蘭花品種不確定但在台灣常見,老師表示這種蘭花原本生長在夏威夷,但現在都從泰國進口。之所以會都從泰國進口,在於從前種蘭花的人覺得太辛苦,所以不希望小孩也像他們一樣種蘭花。和台灣務農的父母輩或祖父母輩的想法一樣,他們努力工作讓小孩念書,為的就是不希望小孩子和他們一樣務農,複製他們的過程。貝拉老師認為夏威夷沒有蘭花很可惜,他們家都在做花圈,她也接棒繼續傳承的使命。
除了蘭花之外,還有一種聽起來叫「羅阿俺」的植物。基本花圈製作的步驟很簡單,先把花蒂摘掉,把「羅阿俺」撕成似菱形的長條狀,準備針和線就差不多可以動工了。葉子兩折,而花要由「肚臍」處插進去,才可以固定不會滑落。突然想到有女性主義者說花是女性的生殖器,想到這我就一整個感到很不舒服,看著蘭花與針的關係,像是從肚臍穿過陰脣,從陰道插進去似的,令我聯想到非洲的女童割禮習俗…
花圈所使用的針很長很軟,沒有針孔供線穿入,但是針的尾端有鉤子用以固定線。使用的線據貝拉老師的說詞,對海洋不會造成污染,如果花圈不想要整串丟到海中也沒關係。老師說這種線相對來說比較貴,但他們願意使用這樣的線以保護自然;所以她希望我們在購買花圈時亦能注意到這一點,畢竟現在外面賣的花圈製程不透明也不知來源。我終於瞭解為何夏威夷的真花花圈費用昂貴,亦相當佩服他們友善環境從小細節做起。
貝拉老師是位性情中人,她表示在製作花圈時,不是把花串一串就好;因在製作的過程中,你的精力和思想會傳達給花圈,所以要珍惜和好好保存。貝拉老師感嘆地說:「現在的觀光客都不再珍惜花圈了」,像她如果要製作特別的花圈,從選花開始就要慎選,常常花上好幾天的時間。早期的小孩在生日那天會特別開心,因為他們知道會收到特別的花圈。我想是因為現在花圈的取得容易價錢也因來源而相當便宜之故,類似現象發生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手工人力被以方便快速簡單的速成品取代。當我們與自然之物脫離、當我們移除傳統的文化脈絡,如同看不到製程的食物般使我們無法與之產生連結進而有珍惜之心。
貝拉老師一個一個幫忙大家把製好的蘭花花圈綁在頭上,並鼓掌表示讚賞。對於貝拉老師而言,教授花圈不只是夏威夷文化推廣,更是一種精神理念的實踐。如果有更多人瞭解花圈之於夏威夷人的意義與價值,就會有更多人能以不同的心情看待大自然。台灣原住民也有不少花圈製作與文化,多是以蕨類作為主體,取決於大自然提供的禮物種類。排灣族擅於編製花圈,阿美族是野菜專家,在這裡透過製作夏威夷花圈開啟了我對夏威夷花圈的見識以及與夏威夷原住民產生一絲絲連結,不再只是透過平面媒體或書本而是活生生有溫度的感官體驗。
記得先前在研究所時,一教授播放以科技結合原住民傳統知識的比賽影片,其中第一名是以香蕉做為整個企劃的主軸。從香蕉葉到香蕉芯都有用途,實踐原住民對於各物種的珍惜與不浪費。小朋友跟著片中老師一步步動手做,從生活中瞭解原住民文化與科學知識。我相當喜歡從生活中學習的體驗,與生命經驗產生重疊,不是獨立出來為考試而存在的實驗。皇家夏威夷購物中心是一個以商業結合傳統文化的地方,在這裡夏威夷文化如同水般無所不在,而遊客又能以飲水般輕鬆接觸。親民的環境,你可以不要買東西,坐在這裡享受一下悠閒的夏日午後,或品嚐咖啡,或散散步,或聽個音樂,再或者去學學人家怎麼分享他們的文化。唯一不習慣的是廁所的普遍性,三棟建築物只有B棟的二樓與四樓有,如今天做花圈的地方在A棟,需要跑到B棟的二樓上廁所…
回家後到隔壁瑪寇妮太太家吃飯,寇妮邀請我參加他們的家庭成員聚會。因他們都隻身一人到夏威夷,所以在沒有太多親人與朋友的環境下參加星期天的教會後,星期一會再次聚在一起。問到PCC內工作的事,湘奈兒表示因BYUH的學生來自約七十六個國家,而有些國家的學生像是非洲、薩摩亞等國沒法支付學費,所以他們在PCC內打工,也就是在PCC可以看到那麼多種族的關係。除了教會負擔學費外,他們在PCC所賺到的錢用以負擔生活費,另一部分就可以存起來。他們回到自己的國家後,因他們的國家需要幫助,他們就可以用所學的提供協助。
今天遇到各式各樣的新朋友:
1號香港人目前大四會說中文是因看台灣偶像劇,問她喜歡哪一部,她開心的說都超好看,之後要回香港工作二年再考慮研究所。
2號香港人不會說中文,在夏威夷這附近出生於加拿大傳教二年,家中父母都是摩門教徒,父親在BYU念過書。他們表示在香港從3歲就開始學英文。
3號是位中年男子,和我說他們這邊有很棒的籃球選手是台灣人,目前在波士頓塞爾提克(Celtics)隊。
開始進行今天的活動,主要是為東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海嘯為日本人打氣加油,黑板上寫了很多英日對照,像是「We love you」、「Hold in there」、「We’re praying for you」「Smile」、「Aloha」 等等的日文字串。
大家埋頭在紙上塗鴉,卡片上畫滿愛心,有人畫Yamaha鋼琴,有人畫衝浪,有人畫戴帽子的人;塗鴉外是歪斜的日文,這一幕讓我很感動。這些小卡之後都會被寄往日本,那位3號中年男子的朋友目前人在仙代協助將人群移到安全的地方。總之,大家都很盡力地把祝福附在紙上,希冀可以傳達到遙遠的日本。我喜歡這種團結一致的感覺,不分你我,有多少做多少,不用為了捐多少錢而傷和氣,也不用感到負擔與壓力。湘奈兒一直很努力的和我說不要感到壓力,當初她8歲就接觸摩門教,從剛開始什麼都不懂到後來每次看都有不同的體悟,因為人都在成長。「妳是我遇到的朋友裡面最『外向』的人」她說。在台灣屬於典型內向型人格的我,從來不曾把自己歸為「外向」,來到異地因對任何事都感興趣而成為「外向」。我試著從她的角度看著現在的自己,脫離自身角度外我的所作所為就是個「Yes Woman」。
拉葉沒有路燈,沒月亮的夜晚總黑如漆。今晚的風很強,大到我牽著腳踏車都有些站不穩。回到家開心地將今天完成的蘭花花圈送給媞菈,一副很懂似地說:「這是我今天做的花圈,老師說可以把花圈放在撒些水的袋子裡置於冰箱,這樣就可以撐四天!」媞菈欣喜地接過花圈,表示做得很漂亮,後來聽我說完那一串話露出狐疑的神情:「我為什麼要放在冰箱?我要去放在房間,我寧可看著鮮花凋謝也不要看四天花在塑膠袋中!」
媞菈拿著花圈走向房間留下站在餐桌旁的我,我看著她的背影,突然好像懂了些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