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

夏威夷遺址之旅—普歐馬胡卡神殿(Pu'u O Mahuka Heiau)、皇室出生石與治癒石

早上悠閒自在的吃了豐盛的早餐,公車於海龜灣度假酒店(Turtle Bay Resort)休息十分鐘後,我於十點二十七在威邁谷下車,看天氣這麼好決定順著威邁海灘往鯊魚海灣(Shark Cove)的方向走,直至普普卡海灘公園(Pupukea Beach Park)。坐在路旁的礁石上眺望大海,開始觀察起野生動物。一隻警示中的蜥蝪鼓起脖子下的鮮紅色傘翼,張大了嘴模樣看起來像極戴上防食物掉落的嬰兒圍兜兜;蒼鷺瞪大了眼但因浪花太強而不斷於附近盤旋、觀察、緊盯著海面靜止不動;紫紅、深褐圓球身上似鱗片長得像菊花又似海葵,殼卻硬得像螃蟹,一群群黏附礁石如同礁石長出的黑瘤。奇怪生物其實是默氏笠海膽[1](學名Colobocentrotus atratus),性喜在大浪出沒處,其上頭的片狀能抵擋浪潮,夏威夷人稱之為"kaupali"即「緊扒著懸崖」之意[2];陣笠海膽與其長得相像,只不過上頭的片狀呈圓柱形。






默氏笠海膽

伸了個懶腰,活動下四肢,前往亦被稱為「遺落之丘」的普歐馬胡卡神殿(Pu'u O Mahuka Heiau)。順著普普卡路一路向上,看到普歐馬胡卡神殿歷史遺址的告示牌,經過正在修路的工人指揮交通的警察,轉進紅土小路。小路上聞著茉莉花香,愉悅的心情使腳步放慢,聽著蟲鳴鳥叫。然而走了十分鐘一個人影也沒有令我感到有些心慌,哼起《鄉間小路》「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猛地從右邊草堆一隻「貓鼬」(mongoose)探頭探腦的鑽出來與我四目相交,咻地一溜煙越過馬路消失在左邊的草叢中。緊接著沒過多久,又突然衝出兩隻橫跨馬路無視我的貓鼬。貓鼬很少見,原覺得牠長得可愛,然而牠卻是夏威夷的外來種,對夏威夷生態影響甚鉅。貓鼬一年給夏威夷和波多黎各帶來五千萬的損失,不僅減少當地鳥種,帶來致命的鉤體病(鉤端螺旋體病,leptospirosis)。於1883年夏威夷大島的太平洋糖廠(Pacific Sugar Mill)於哈瑪庫亞海岸(Hamakua Coast)接受牙買加來的七十二隻亞洲貓鼬,希冀減少鼠害;這批亞洲貓鼬的子孫到歐胡茂宜和摩洛凱等島執行任務,然而在無天敵的情況下繁殖至上千隻,鼠害減少多少不確定但卻造成鳥類大量死亡與蛋頻頻失竊,成為夏威夷政府棘手的問題[3]。馬路邊散落的大量鳥羽毛或許是牠們所為




貓鼬
鋼青瓢蟲

青綠色的葉子上一顆黑點吸引了我的目光,原以為是黑色卻是藍得發黑俗稱的「鋼青瓢蟲」(steelblue lady beetleOrcus chalybeusHalmus chalybeus),背部因陽光而有藍至黑不同顏色的變化。這美麗的瓢蟲母國為澳洲,雖是外來種但對於解決蟲害也有助益。經過二十分鐘終於抵達路的盡頭,看到普歐馬胡卡神殿解講牌的同時一群雞亦朝我飛奔過來。夏威夷的野生雞多到如台灣常見的鴿子,野生的鳥類受州法保護也包括野生雞。夏威夷的野生雞最早由玻里西亞原住民帶入,之後自由奔放的生活於各島嶼。






普歐馬胡卡神殿就座落在威邁谷的上方,祭壇分成上下兩部分,光繞外部一圈就要十分鐘可見祭壇之大。普歐馬胡卡神殿是歐胡島目前最大的神殿,五英畝的範圍包含三個相連的圍場。這裡具有強大力量,是古代首領妻子產子的地方,也是活人獻祭處[4]。此神聖之處不得隨便碰觸或移動石塊,在兩百五十年前普歐馬胡卡神殿是歐胡島北方的主要神殿,用於獻祭(luakini)與祈求戰爭勝利的儀式。首領與祭師們指揮工人將石塊從下方的山谷搬運上來,惟有統治者(mo’i)得以組織計劃如何興建獻祭的神殿。上面的圍場主要著重在神殿的儀式,可能為首先建造的部分,建造時於下層圍場加水。一旦始獻禮,神殿即有禁忌法典(kapu)。於1770年,最高祭司卡歐普魯普魯(Ka’opulupulu)在歐胡島的統治者卡哈哈那(Kahahana)之下,負責進行神殿的儀式。夏威夷大島的國王卡美哈美哈一世於1795年取得歐胡島,他的祭師黑窪黑窪(Hewahewa)負責看管此神殿,直到1819年夏威夷的宗教因破除禁忌法典而廢除。



夏威夷主要的四個神祉型態各異,在神殿中代表不同的象徵;於1700年晚期由國王卡美哈美哈一世帶來木製的雕刻神像「基」ki’i)。看左圖,第一尊為海洋之神卡那羅奧Kanaloa),伴隨著死亡並由章魚(he’e)所代表;第二尊為萬物的創造者卡恩Kāne),由直立的陽具所代表;第三尊為戰神」(),是創造亦是毀滅者,由張大嘴的「基」所代表;第四尊為豐饒、和平和醫藥之神羅諾(Lono),由另一「基」的造型代表。馬卡希基季(Makahiki)祭祀羅諾神,通常為陰曆的十月或十一月直至隔年的二或三月,指的是「年」。這段期間停止工作,透過運動、筵席、跳舞增進彼此間的關係,同時馬卡希基節間不得戰爭;今日以阿囉哈慶典Aloha Festivals)慶祝傳統的馬卡希基節。傳統的夏威夷一年分兩個階段,馬卡希基季四個月的收穫季節與另八個月」的農忙時節[5]1778年著名的航海冒險家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為夏威夷群島首次有正式接觸的歐洲人,雙方有良好互動;隔年庫克船長再訪夏威夷,剛好遇到馬卡希基節,因而被認為是羅諾神的化身受到禮遇。一個月後當庫克船長與船員欲離去時,因前桅壞損必須返回夏威夷修復,然而歐洲人與夏威夷人之間的衝突日益升溫,命運作弄,庫克船長最後死後曾視他為羅諾神的人手上。庫克的遺體可能被夏威夷傳統對待首領與尊者耆老的方式處理:骨肉分離,骨頭仔細清理保存以作為宗教用途。最終,庫克部分的遺體回到船員手上正式地以海葬結束傳奇的一生[6]


過往輝煌如今只剩堆積的火山岩,神殿曾由幾個部分組成,分別有二十呎高由樹皮包覆的神諭塔(’Anu’u),夏威夷神祉透過此塔與首領和祭司通話;放置獻給神祭品(ho’okupu)的木製平台(Lele);放置祭儀用的鼓與神聖之水的茅草屋(Hale PahuHale Wai ea);置於祭壇與入口處的「基」;用以升火烹煮祭品的茅草屋頂空間(Hale Umu);儲放「基」與祭儀用品的茅草建築(Hale Mana);參與祭儀的人坐於沿石牆鋪的石頭露臺(Ledges)。看著牌示上的再現圖不知其他的遺物在哪,令我想到美國於1990年通過美國原住民墓地保護與遣返法案(NAGPRA),即考古學家與博物館不得收藏並歸還包括原住民遺骸、喪葬祭儀之物、神聖與祖傳之物[7]
  




牌子上寫著:Kapu禁忌法典—這些古老石牆對夏威夷原住民來說很神聖,請勿移動或纏繞包覆任何的石頭,謝謝。



我看著考古學者繪製的圖想像著它的位置,拼湊著當時的畫面:敬畏的參與者位高權重的首領掌握神之音的祭師,忙碌穿梭準備相關用品的人民,火焰燃燒著照著人臉印在人心。順著石牆往海的方向走去視野遼闊,遙想當時可從這望到遠方前來的船隻。強風襲來仍無法撫平心中的情緒與些許的不安,那種不安感來自於未知,混雜崇敬與敬畏。即便面對政權變更宗教轉移、文化流逝,即便神殿只剩下石頭做的圍牆孤傲的挺立著做為唯一見證者,只要還有人相信神祉就會存在吧。只要還有人相信,就仍存有不容許人侵犯與輕視的無形力量。零星白人遊客與載滿日本阿嬤的小巴為這寧靜的地方製造了些聲響,但大多時間神殿安靜到只剩下海濤聲夾雜小鳥與雞的鳴啼聲。


往回走在紅土路上第四度看到貓鼬,牠們總是停下腳步與我對看一眼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鑽入草叢。抵達人聲鼎沸之處才感到飢餓,遂到附近的「食物樂土」(Foodland)享用熱食。相較於拉葉的食物樂土,這裡的熟食區有更多選擇;除夏威夷傳統食物外,還有日本壽司及中國的春捲、炒麵等,甚至橄欖都有專門的一區,一時之間讓我不知如何選擇起。最後選了內有豆莢、牛肉和馬鈴薯的餐盒,付完帳走向海邊,坐在早上的那顆石頭上解決午餐。


下午一點五十分吃完飯,看著海天一色,想著早上的那隻蒼鷺不知有無捕到魚,想著那隻蜥蜴不知躲在哪裡乘涼。五十七分到公車站牌,看到公車站對面牌子上寫著「反對鯊魚海灣興建商場」(No Mall At Sharks Cove)。夏威夷的開發如同台灣只會更多不會飽和。兩點二十分開始起風和飄雨,上了公車詢問司機要去看在懷特摩爾(Whitmore)附近的「生產石」需於哪站下車?司機一臉疑惑表示不知道並表示要轉公車。幸好司機問了要下車的男士,男士指了指前方說我要找的石頭就在下車處。


謝過司機與報路的男士,看到在歐胡島凡是遺址皆會出現的卡美哈美哈國王牌子直立入雲霄。皺了下眉頭以為要在草叢中尋覓石頭的形影,幸好看到懷特摩爾街,右轉筆直的紅土路上,終於看到幾輛車停在入口處表示目標已近。











牌子上寫道:庫卡尼羅寇(Kukaniloko)對夏威夷原住民而言很神聖,好幾百年前首領與其配偶於此產下未來的偉大領袖。請尊重此神聖之地,請勿刻劃或遺留任何硬幣毀損石頭。為夏威夷的未來保存過去。拿取、挖掘、毀壞任何夏威夷洲的歷史遺址皆為違法行為,將處以一萬美金的罰款。
位於瓦希阿瓦(Wahiawā)的庫卡尼羅寇(Kukaniloko),五英畝大的地擁有眾多皇室出生石(birthing stones),即皇室婦女被帶來此地生產。此地的發展從十二世紀的一位歐胡島首領那那卡歐寇(Nanakaoko)說起,他的老婆卡希希歐卡拉妮(Kahihiokalani)在這裡產下他們的兒子,卡帕瓦(Kapawa)。七個世紀,擁有超過八十顆石頭的地方因而成為歐胡島首領誕生處,有些石頭也被用以標示星星和季節變換。在西元1925年,庫卡尼羅寇成為歐胡島官方證實及保存的第一個歷史遺址 。有一首詠詞如下[8]

維阿魯阿(Waialua)的卡帕瓦首領(Kapawa
出生在瓦希阿瓦(Wahiawa)的庫卡尼羅寇(Kukaniloko
利胡埃(Lihue[9]是他的胎盤
卡阿拉峰(Kaʻala[10]是他的肚臍
卡普卡普阿凱(Kapukapuakea)是大網膜
麥阿伊阿(Maeaea 的凱阿卡(Kaiaka)神殿
卡帕瓦的兒子希雷帕瓦(Heleipawa
是歐胡島維阿魯阿未來的首領[11]

夏威夷語庫卡尼羅寇(Kukaniloko)意思為「支撐內部的哭喊」,因分娩的婦女會在石頭上蹲下,並於兩個參與者之間支撐住自己。一旦姿勢確立,她將會不斷推擠直至小孩出生。見證者為三十六位年輕的夏威夷首領,四十八位較年長的首領將會負責切斷臍帶的儀式。在1797年,國王卡美哈美哈一世也想要他最高順位的老婆-皇后科奧普奧拉尼(Keopuolani)在此生產,但她當時病得太重無法從大島前來。他們的小孩,利霍利霍(Liholiho)繼承皇位成為國王卡美哈美哈二世。雖然1925年庫卡尼羅寇成為歐胡島官方認定的第一個遺址,但在1950年此地因一些原因變得難以管理。

1960初期,瓦希阿瓦夏威夷公民會社介入並由他們負責照料。庫卡尼羅寇於1973年為國家歷史區塊登記項目(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並在1994年註冊成功。為了確保此地點的存在,州政府於19921月指定保存圍繞石頭的五英畝地,並付地主加爾布地產/夏威夷信託(Galbraith EstateHawaiian Trust 249,500元美金,以及通往卡美哈美哈公路的泥土地;因此這塊地就轉為州政府的區域。1993年擁有歐胡島中心2400英畝地的地產公司向政府提出申請,欲發展在保護區附近九百英畝的地,以開發輕工業、住宅區和種植的供水系統,以上全都圍繞著十八洞的高爾夫球場。而此提議遭到社區居民的強烈反對,希冀州政府藉由交換土地或購買取得鄰近的英畝數[12]。後來由公有地地產公司(The Trust for Public Land)與其合夥人買下多數加爾布地產的土地,將土地釋給當地農民希冀回到早期糧食自給自足的傳統,因夏威夷土地重劃後有近85%90%的農產品需仰賴進口;如今已保護利胡埃(Lihue)農地及庫卡尼羅寇(Kukaniloko)出入通道[13]。夏威夷遺址面臨到的處境與之後的發展令我想起我的國家,每每總是因開發進行的搶救發掘,總是與時間競賽敵不了開發的速度。




沿著紅土路走進去,兩顆巨石映入眼簾,其中一顆巨石上放置鹽巴不知用途。再度遇見日本觀光客,突然好大一聲令我往發聲處望去,見一日本婦人差點坐在出生石上被導遊即時喝止。等他們離開,我開始享受片刻的寧靜,想著不知這群石頭有沒有想過有天會如此紛紛擾擾。不論史前時代或原住民傳統,巨石文化始終占有一席之地,石頭本身因其質地形制、大小有不同的用途,除日常生活的實際面亦有祭儀的心靈層面,它可以是載體也可以獨立存在。









 在石頭陣中穿梭,感受來自大地的力量,一種單純的崇敬。看著有的石頭刻有一圈圈的紋路如同水波文的是用以記錄天象,有的石頭繪有動物圖像,想著他們當時是以什麼樣的心情聚在這裡。平靜的氛圍其實有不安的躁動,風吹過樹葉產生的沙沙聲,讓我有種錯覺彷彿感受到股生命力。石頭上有天然形成的洞,上面亦有石頭痕讓我從河流的侵蝕,聯想到女性的陰道。在這裡有不少夏威夷的祭品,包括葉包的Pū’olo、花圈和以葉纏繞於特定物品如石頭、木頭等,以及一隻死掉的老鼠(?)。看到這些祭品總令我感到悸動,因這種愐懷的行為表示他們對於皇室的想念與尊崇。雖然這些石頭原本的功用已不在,然而每年前來的觀光客仍讓石頭們不會太寂寞。曾經是充滿生命力的地方,如今,它們以另種方式被想念,同時將這股力量傳下去。


因司機似不太清楚我要去的地方,看地圖似也蠻近索性用走的。過一座橋,走了十分鐘來到瓦希阿瓦鎮,多了不少東方面孔,也有日本廟宇,照著記下的路線走二十分鐘到彩虹學校。問過割草的阿伯,以及一個帶孩子出來散步的家庭後,我感到愈發困惑。順著手指的方向,我在一白色「神壇」前已來回數次,雖外觀與網路上實無差異,但無我要找尋的石頭。我將鞋置於鞋櫃中,基於尊重不管有沒有人,還是把鞋脫了走向前。


治癒石(healing stones),最早用於卡胡納(Kahuna[14]即祭師巫師或是任何具專業的總稱,具治療用途[15]。雖然我不是很清楚如何用石頭治療,但印度教結合夏威夷傳統宗教讓我感到有趣。這座白色神壇其實是「溼婆廟」,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天從中午十二點至下午兩點會舉行印度教會供儀式(Pooja)。那小塊地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於1991年協商往後的十年租約得以使用治癒石,以崇敬溼婆神[16]。神壇內有四面佛畫像及一尊小神像,插著的花朵已有些枯萎。沒看到治癒石應該是因租約到期還回去了,網路上的治癒石長得像印度教中的林伽(linga),是濕婆的標誌物也是陽具崇拜。


經過小學看到有張被吹向鐵欄的報紙,定睛一看上面用英文寫著紀念孫中山先生。隨著視線角度的改變,國父照片似位處鐵欄之中。孫中山先生於夏威夷的檀香山募款組織興中會,因此在檀香山的中國城還立有雕像。自得其樂的往大路走,不知不覺抵達公車站牌。

等待公車抵達的時間,看著如麻雀一樣多的斑鳩在地上找著食物碎屑,珠頸斑鳩脖子上的黑白串珠格外貴氣,斑馬鳩戴著黑白條紋的脖圍名符其實,但其實最吸引我的是斑馬鳩那帶有天藍色的鳥嘴與眼睛周遭的羽毛,像是染了一天空的淚水。站一排的橫斑梅花雀畫著彷如唱戲的紅眼線站在高處向下望,看著幾隻夏威夷麻雀似如憤怒鳥般立著高高的鳥冠。一路上因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分,所以追逐著夕陽的公車乘客們,隨著地點的移動,看著它緩緩地落下。




[1] 參考資料:http://scimonth.blogspot.tw/2014/05/blog-post_6245.html
[2] 參考資料:http://echinoblog.blogspot.tw/2008_04_01_archive.html
[3] 參考資料:https://sites.google.com/a/hawaii.edu/ndnp-hawaii/Home/historical-feature-articles/mongooses
[4] 參考資料:http://www.hawaiiweb.com/oahu/sites_to_see/puu_o_mahuka_heiau.htm
[5] 參考資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kahiki
[6] 參考資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James_Cook
[7] 參考資料:NAGPRA全名為Native American Graves Protection and Repatriation Ac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ative_American_Graves_Protection_and_Repatriation_Act
[8] 參考資料:http://www.hawaiiweb.com/oahu/sites_to_see/kukaniloko_birth_stones.htm
[9] 利胡埃位於美國夏威夷州可愛島東部,是縣治所在
[10] 歐胡島最高的山脈,1,227 公尺
[11] 參考資料:http://archives.starbulletin.com/98/10/16/news/story3.html
[12] 參考資料:http://archives.starbulletin.com/98/10/16/news/story3.html
[13] 參考資料:https://www.tpl.org/our-work/galbraith-estate
[14] 參考資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Kahuna
[15] 參考資料:http://www.withamazinggrace.com/hawaii.html
[16] 參考資料:http://www.namastehawaii.com/hindu-temples/shiva-temple-oah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