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月天」(May Day),不是歌唱團體五月天。PCC提供場所給附近的學校進行文化展演或比賽,如同卡那就讀的拉葉小學每年皆會舉辦「五月天」(May Day)或薩摩亞高中傳統文化技能競賽;另有像社區大學的概念,社區找老師,BYUH提供場地並從中抽成,可以讓大家去上課,一般人約十美金,學生三美金。兩個多小時的五月天,從幼稚園到小學每人都有上場機會,而且每班代表不同國家,地點就在晚上表演的秀場。卡那班級2009年表演的是大溪地舞蹈,而今年(2011年)要表演中國舞蹈。卡那在五月天前幾天拿到他的專屬服裝,那是一套暗黑底繡硃砂紅色龍身的中國服,帽子後還有一條假辮子。傳統中國的意象似時空凍結,中國的代名詞—龍、青花瓷、長袍馬掛、旗袍等。不禁令我想起一部時尚電影《時尚惡魔的盛宴》(The First Monday in May)中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出的「中國:鏡花水月」,策展人希冀表現出中國文化對時尚界的影響,而中國與會人士覺得西方人對中國的印象永遠停留在過去而非進步中的現在。
媞菈指著衣服說十美金,每個家長都要買。雖說是額外的負擔,但看到自己小孩的成長與演出,我想家長都會捨得吧。從小培養認識不同文化的活動,想必一定會有人說只不過是帶有刻板印象的舞蹈,哪能稱得上是瞭解一國文化?然而每件事都需從種子開始,沒有種子一種下就馬上開花結果,對於任何事物都是先有動機、有興趣,接著才會慢慢延伸與專精,甚至是潛藏於心在適當時機發揮功效,沒人說得準,但卻是一個開端。
停車場爆滿,八點半開始的節目,八點就幾乎沒座位。八點二十三分有位阿嬤穿著夏威夷裙跳呼拉舞,全場人頭鑽動騷動不已,而她仍能鎮定地跳五分鐘。八點三十五分開始有兩位小男孩出來吹法螺(Conch Shell blowers),兩位小吟誦者(chanters)出場後,接著是七位小女生代表七個島嶼(Kaho’olawe、Ni’ihau、Moloka’i、Kaua’i、Oahu、Maui、Hawaii),每位小女生後都有拿著卡希里(Kahili,皇室出巡時拿的羽毛象徵)的男生。結束後是重頭戲,國王和皇后出場。全場歡聲雷動,而我想那是很多小女生的夢想吧,白馬王子牽著你,有人獻花圈以及Pū’olo(葉包的禮物),更別說有獨舞的機會。八點四十五分的一場雨,來得急也去得快,卻苦了台上皇室成員,仍要故作優雅的坐於被雨滴沾溼的木椅上。舞蹈部分,皇室的群舞歌名為「美麗容顏」(Papalina Lahilahi)、「彩虹神」(La’iekawai)和關於茂宜島高地「烏盧帕拉夸」(Ulupalakua),而皇后的獨舞為一首關於肩上花圈與摯友的「Lei Ho’oheno」。
欣賞完小皇室們的表演,就是各國表演的時間了,順序如下:
幼兒園:日本/幼稚園:澳洲/一年級:中國/二年級:新幾內亞/三年級:英國/四年級:奧地利/五年級:大溪地/六年級:非洲。除了幼兒園的五分鐘表演,其餘各年級表演時間十分鐘。看到卡那與一班男同學身穿上有龍紋黑或紅的長袍馬掛打拳,帽子後的辮子隨著晃動甩呀甩的;女生身穿粉紅旗袍手持扇子或彩帶,頭上綁兩邊包包頭。心裡笑了一下,傳統中國人的形象表露無遺。台灣呢?如果今天要展現屬於台灣的印象會是如何?台灣最特別也最能代表我們的仍是原住民文化,台灣在南島語族的發展史中有不容小覷的地位;希冀台灣自身的歷史往前延伸不再只是四、五百年的教科書史觀,在不久的將來能夠毫不猶豫且驕傲的說出台灣的文化包容卻獨特。
幼稚園:澳洲 |
一年級:中國 |
二年級:新幾內亞 |
三年級:英國 |
三年級:英國 |
四年級:奧地利 |
四年級:奧地利 |
五年級:大溪地 |
六年級:非洲 |
今天總體來說,我最喜歡的舞蹈是三年級代表英國的演出。不同於我們一想到英國就想到蘇格蘭裙,此班以三個大框詮釋英國的搖滾樂、古老歷史,以及羅賓漢的故事。其中最為重要的角色由老師推著坐輪椅的小朋友飾演國王出場,我感動於對每一個小孩的重視,身障者在台灣往往會成為場邊觀眾。不分班共同受教能使孩子互相學習,並以平等的態度與身障者相處。即便有些小插曲如五年級表演到要結束時音樂失聲,老師拍手帶動全場氣氛並帶大鼓走向學生,在全場歡呼聲及大鼓的咚咚聲中劃下句點。觀眾席間的孩童父母不時起身甚至到舞台前方與孩童一起熱舞,那種氛圍總不時將我的思緒拉回到台灣的原民部落。蠻可惜的是五年級表演於服飾與舞蹈上沒有表現出大溪地的特色,媞菈在我身邊邊看邊搖頭說之前的還比較好。
表演都結束後,是小朋友的歌唱時間,最後以「阿囉哈夏威夷」(Hawaiʻi Aloha)這首歌作結,時間不到十點四十分。「阿囉哈夏威夷」於1967年和1978年,各被夏威夷的立法機關及夏威夷的憲議會視為官方的州歌;然而後來被卡拉卡瓦國王(king David
Kalākaua)譜詞、皇家夏威夷樂隊的亨利•貝加(Henri Berger)作曲的「Hawaiʻi Pono‘ī」所取代[1]。
回到家為後陰雨綿綿,空氣中充斥潮溼的氣息。中午過後狂風暴雨,急切斗大的雨珠打在窗戶玻璃、屋簷的浮球及木頭屋頂上,叮咚碰的聲音像是突如其來的意外樂章,同時打得人心慌慌。人離不開環境但又影響環境,兩者密不可分。全球的經濟普遍都在走下坡,夏威夷亦然。夏威夷調查報告中指出,經濟如果沒有好轉,半數的年長者可能會延長五年再退休[2]。延後退休帶來的不只是個人與公司的問題,攸關整個社會福利機制和政策規劃。根據美國教育局(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指出,夏威夷有超過八萬名公立學童達到聯邦貧困水平(the federal
poverty level)或比其水平還低。在夏威夷有近47%公立學校的孩童有資格吃免費午餐,或可減輕午餐費,此為貧困的一關鍵指標。Title I亦稱「增進弱勢學童學習成效」(Improving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the Disadvantaged[3]),Title I學校(至少有40%來自低收入戶的學生)應會使用Title I基金,以及其它聯邦、州及當地基金,以運作「提升學校整體的教學方案」(schoolwide
program)[4]。
公立學校的教育狀況令我想起認識的一位BYUH老師,不僅有想法人也非常好。她將小孩送去公立學校就讀學習夏威夷語,那時我不解的問她,她表示是「華人定位的問題」。對於夏威夷人來說白人是統治者,而夏威夷人一直都是被欺壓的對象,以前是現在也是。華人,尤其是中國人,用經濟快速取得在夏威夷的地位,但又不參加夏威夷的活動,因他們也不認為自己是夏威夷人。老師希望透過在公立學校學習讓孩子對夏威夷更有認同感,至於學科不足的部分因老師與其配偶皆為教職人員,有共識且有能力自行教授。或許除了華人定位的問題,孩童對多元文化的體認、自我認同感等也是考量的因素吧。
遠離市區的紛紛擾擾,遠離幫派與賭博,遠離「大多」的觀光客與一切的喧囂,拉葉很平靜,那種平靜就像拉葉被大泡泡包覆一般。如今夏威夷在我腦海中的印象如同電視被雜訊干擾的晃動畫面,或許我可以努力再靠近它一些,或許美好的幻象下的真實更觸動我心。
[4] 參考資料:http://www.hawaiinewsnow.com/story/14588366/hawaii-to-receive-more-than-47-million-in-title-i-education-mone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