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印度美學,令人嘖嘖稱奇也最平易近人的無不想起印度織品,從圍巾、絲巾、紗麗、衣服或是到Anokhi這個在印度算是中上價位的品牌,以充滿時尚感的印染棉布為主要商品取向,飄盪的花布在印度成為一種印度風情的指標。藍色配桃紅色,淡紫配亮黃色,我訝異於這些對比色怎能如此搶眼但又不突兀地出現在那爬滿變形蟲,或開滿花朵的衣裳上。中國的旗袍與日本的和服也是時尚指標,如果說日本典雅脫俗、中國秀雅大氣,那我想印度我會用「繁瑣艷麗」來形容。
印度紗麗的命運與多數非歐美國家的文化一般,總不敵主流的強勢。中國廉價的紗麗搶進印度市場,除了印度女性覺得西方服飾較為專業強勢外,紗麗的保存不易與賦予它的傳統意象也是主因。紗麗在都會比在鄉村難生存,特別是在派對或婚禮銷售的數量才會上升。於是紡織公司一間間倒,紡織工人也只能另覓他路。
有幸參觀印染小工廠,以商場結合觀光工廠在現代著實常見,但也讓消費者更能瞭解商品的生產過程,不實為上了一課。其實整體環境不是非常好,看起來是家庭工廠,堆放在桌下是成堆的木製印章,用來沾附顏料蓋於染布上。我很喜歡那些圖型複雜如藤蔓纏繞,以及重覆單一的幾何造型。因為去的時機點不太對,他們剛剛好下班,所以我們只能看到一小部分,陪伴我們的除了解說員剩下空盪盪的染桶以及浸在水中的布料。聽著講說員講述如何遮蓋顏色才不會沾染,一切都精密地於製作者腦中規畫盤算過。
印度乃棉與絲原料的產地,染料多為植物性。模板印染是大家所常聽到的「印染棉布」,以木製凸板於棉布上壓印,採重覆推疊並需計算圖案與圖案間的間距。此方法可大量生產,不僅減少製作時間,價格也比手工繪製來得稍稍便宜。由於印度布料多為為手工染製,所以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反覆洗曬,確保顏色吃進布料中不會掉色,其中最主要也最特別的為藍、紅色調。很可惜沒法看到飄於空中的布匹,我想那一定就像是掉進染缸中的五彩繽紛。對於我來說,這根本就是一場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如同樓下不斷織著地毯的老爺爺,需要計算經緯才能織出一朵朵盤根錯結的花朵。
學過一學期泰雅族編織的我,曾因整經時線鬆掉在織的過程中打結苦不堪言,當下看著那密密麻麻的織線實感欽佩。老爺爺的腦中有設計圖與他的手一同運作,上下交織而成的線構成片組成面。機器很傳統,人很傳統,手藝很傳統,織出來的圖樣傳統但不凡。我看著看著眼睛都花了,在線與線之間構成無限大的想像空間。解說員考我們哪邊是正面,我和朋友都猜了看似平坦的那面。結果答案竟然相反,原來雜線交纏的才是正面!最後師傅會用刀子將其刮平整齊。或許,就像我們看人一樣,看到的永遠是那面隱藏眾多祕密的面具。
織布師傅那面才是正面!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