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在自己的土地上感受離去

        從在印度的最後一天開始,情緒一直很不穩定,好像什麼東西硬生生的拉扯了我的身體。以前同窗的朋友總愛用「我的心遺留在XXX」表示那種不捨的心情,但我感受到的卻是帶有缺氧般的痛楚。或許每天在喝的Chai已滲透進我的血液,或許那粉紅色的晨霧與夕陽暮色已入侵我的眼膜。即便回到台灣,仍有種淺淺的撕裂感,於是只好如貓咪般靜靜的一個人療傷。

        回想為什麼有這種情感,大概從一下飛機時就註定對印度的難分難捨。關於印度,我不想寫金三角,不想寫在Taj Mahal的淒美之愛,我的感受都在離開後爆發。五官的刺激像是不斷用針刺向大腦,一點一滴留下印記。人群間的堆擠,那種賢上腺素的分泌,每根肌肉的拉力毛孔的擴張鼻腔的刺激,都在在提醒「活著」的當下。因為這種感受太過強烈,沒有親身體驗無法感受那令人上癮的快感。每一天都因健康的活著而辛喜Good,沒拉!),每一天都因為單純而喜悅。


  能移動的我們是幸福的,相較於他們短期之內無法改變的現實,我們幸運的遷徙在國界與國界之間。不過,這是旅人才懂得的語言。難怪有人說在印度像是真正的活著,難怪有人說對印度非愛即恨,難怪有人說愛上印度的人會中它的毒,難怪有人說去印度的人都是被選中的。印度,被背包客評為難度等級最高的自助場域,是我第一個自助的地點,而我深深的愛上它。

        印度放大一切感官,所以你是你,你也不是你。離開印度後,你會與去印度前的你融合成為一個新的你。雖然旅行至任何一個國家都需經過這個過程,但印度就像是不斷用強心器刺激我的心臟,或是吩咐我的細胞多次分裂好處理它丟給我的所有課題。而我就不斷在分裂與融合的情況下,吸收、稀釋、過濾,直至那些印象與記憶能儲存在適宜的細胞之中。

        回頭看自己在印度時草草寫下的手記,記錄著我當時的心情:

        對於恆河的震撼不如人與人接觸時的種姓差異。這是一個新的時代,改變很緩慢但正在醞釀。Moment & Time、當下的力量&決策將會帶領我去到哪兒?我是來印度尋找遺失的片段?封廢的記憶?還是來學習何謂人性?Go deeper,再往下挖會否有我不願知道的真相?

        過了好一陣子,甚至比自己過往情傷的療傷期都還要長,才慢慢恢復往日的生活步調。知道自己的情感來得快也去得快,但是對於印度竟有種因愛而生成的恐懼,像是情傷中的人常因某個引子而勾起那段情,我也漸漸遠離印度的一切。印度有種魔力,讓人大聲的笑大聲的哭,用力的去感受周邊的一切。不可否認,我一生可以罵「shxt」的次數都在印度用完了,而我朋友說她的桃花也在印度綻放殆盡。

        在印度,顏色鮮艷的好像掉進打翻的調色盤,味蕾被香料寵壞而對平淡食物感到無味。回來台灣後,正常的不能再正常,但也似乎再也不正常。事情的運作理應如此?像是掉進洞中的愛麗絲醒來後的不知所措,像是莊周睡醒後的茫然,我也有些覺得飄飄然不知自己處在哪個空間。不是不習慣旅行,但印度卻讓我回國後短時間失去感官。味道代表一個國家,然而回來後的我尋找卻又害怕不同。我想找的是記憶中的味道,是一種氛圍,更是一種人情味。

        或許看文章的人會覺得那為什麼不再多去幾趟印度?因為對我來說烈愛都不能長久,像是我自以為能喝酒的人卻在印度被一杯可樂泡藥酒打敗。或許是身為女人的同理感,看見紗麗美麗背後的眼淚。時尚界從紗麗上吸取精華,男人從紗麗下獲取權慾,而女人承載著美麗的哀愁。土地會吸附情感與能量,在儲備再次踏上印度的能量之前,我想我需先釋放那既強烈又龐大的情感在我雙腳踩踏的土地上

鎖上門,等待下次的開啟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牛~哞~

  牛在印度的神聖地位眾多皆之,如同很多慈善團體到非洲或第三世界救濟只看到表面一般,很多人看到印度的牛也只知道他們很神聖、很瘦很可憐,但僅有少數人知道印度的牛所代表的宗教性、社會性、經濟性與文化性。早在1966Marvin Harris即在The Cultural Ecology of India’s Sacred Cattle點出印度的牛除了基本功能:母牛生產牛奶,牽引、拉犁生產農作物,牛糞可供作家用能源與天然肥料,牛肉與皮革供低下階層與非印度教徒使用,還包括長遠的價值與可供借貸。


印度的牛在印度非常自由在於牠們的身份。印度教中溼婆神(Shiva)的坐騎就是神牛南提(Nandi),牛亦有繁殖、興旺的象徵,所以印度人很尊敬牛。印度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不吃牛已不可考,據說以前印度人吃牛肉並視其一種美食,歷史教科書中亦有講述婆羅門在過時過節期間,如何屠宰小牛,在家中款待客人;如今透過印度基本教義派的堅持已從教科書內刪除。有可能印度教受到佛教的影響進而不殺生,印度的眾多經典內有提到吃牛肉的歷史,如今成為禁止屠殺牛隻。
 
哞~你在看我嗎?
這種牽扯宗教源頭著實難考究,畢竟如尼采所謂「上帝已死」,這些宗教領袖講的話被傳承下來,我們只能就這些有記錄的加以選擇與相信。我沒讀過這些經典,所以不知是否真的《吠陀經》中有讚美奶牛和如何對待奶牛的記載:奶牛是神聖的,奶牛是宇宙之母,是過去與未來之母,是眾神之母,是最為重要的事物;《摩訶婆羅多》說:殺死母牛或公牛的人罪大惡極;《羅摩衍那》有關於神牛的故事:國王有一頭無敵神牛,國王希望得到什麽東西它都會送來,因而引起另一國王妒嫉,為搶這頭神牛引發戰爭。聖雄甘地也極力主張保護牛隻,表示牛是千萬人的母親。以上經典都在在證實牛在印度的重要性,然而牛隻亦有所區分。神牛指的是黃牛(cattle),也就是我們在印度路上看到如入無人之境,自在的到處穿越大街小巷,司機也要禮讓三分的那些牛。另外水牛(buffalo)的命就沒那麼好,多是被視為肉牛。


牛老了該如何處置?Marvin Harris表示老牛在印度有「老牛之家」(old-age homes)照顧老的、生病的和被遺棄的牛,或是讓牠們自生自滅。但如今牛在印度的地位搖搖欲墜,因其他宗教並不需尊重牛,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蘭教(11%)、基督教(2%)、鍚克教(2%)、佛教(1%)等。地位低下的印度賤民與其他宗教的人食用牛肉,孟買政府原先禁止殺牛,如今也因非印度教徒的反對,每年宰殺10萬頭牛。19世紀伊斯蘭教與印度教甚至為了牛引發宗教戰爭,當時有個「保護聖牛運動」(Cow Protection Movement)。這麼多紛爭都抵擋不了資本主義的入侵,以及時代的變遷。如今由於飲食習慣改變,導致肉品需求上升,於是牛肉需求導致不法盜竊牛隻的現象層出不窮。除宗教衝突(印度教不讓伊斯蘭教的人購買牛肉),種姓制度間的衝突也層出不窮。牛皮此一工作由種姓制度最底層的「達利特」即「不可接觸的賤民」負責;然而印度激進份子認為達利特人是殺牛兇手並時不時施以暴行。2016年再度發生被攻擊事件,長久以來女性遭性侵幼童被燒死等慘劇令達利特人忍無可忍,決定罷工放任公共衛生出狀況並向政府抗議希冀政府正視這些非人待遇。


諷刺的是印度為最大牛肉出口國,目前印度已經超越巴西成為全球最大的牛肉出口國,2012年成長25%,達到150萬噸。儘管絕大多數外銷的都是不具神聖地位的水牛(buffalo),但《印度教徒報》(The Hindu)指出,每年仍有成千上萬的黃牛(cattle)被非法的送進屠宰場,再以水牛肉矇騙過關。對每日生活費不足兩塊美金的印度人而言,若以每隻牛價值5千盧比(約94美金),一卡車可載10隻牛的方式來計算,一晚就有將近1千美元的收入,相當具有吸引力。於是乎,有海內外的印度人開始試圖保護神牛免遭宰殺,畢竟牛在印度不只具有實質功能,牛的精神性與宗教性為印度教即為重要的象徵。

牛糞排排站
        和朋友在印度時,我愛照印度的人事物,尤其以人物和動物居多。朋友總笑我在拍壽山的猴子,也總愛學我說:「印度的動物和台灣不一樣」。我喜歡拍那些牛角長得不一樣的牛、逛大街的牛、吃垃圾的牛、趴著躺著擋住路的牛,這些牛成為印度的一個風景,也成為一個無法取代的特色。於是,我在印度愛上這些牛,不過還是有地理限制,回到台灣又忍不住地嗑起牛排


參考資料:
l   Wikipedia. Cow protection movement.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w_protection_movement
l   湯米文化網。印度聖牛文化。http://mytomnet.com/2012/05/17/india-cow/
l   台灣醒報。傳統價值動搖 印度牛地位今不如昔。http://www.ann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41592
l   太陽報。印度一筆抹掉吃牛歷史。http://the-sun.on.cc/channels/news/20060727/20060727023331_0000.html
l   每日頭條。低等種姓之痛!「剝牛皮」致印度西部流血衝突。https://kknews.cc/zh-tw/world/8ba2ql.html
l   公視新聞網。種姓制度廢 印度達利特人仍卑微。http://news.pts.org.tw/article/338128
l   印度宗教 http://www.3etravel.com/india-religious.htm
l   Harris, Marvin 20001966The Cultural Ecology of India’s Sacred Cattle. In R. Jon McGee and Richard L. Warms (eds.) Anthropological Theory: An Introductory History. P. 287-301. California: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傳統技藝(三):卡修拉荷的石雕

  卡修拉荷(Khajuraho)是整趟印度旅程中和朋友兩人共同最愛的點,絕對不是因為一到就被粉紅色晨暮包圍,也絕對不是因為那裡有人喜歡我們,而是鄉下的純樸,以及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互動。先前介紹過頗富盛名的性廟群,廟宇上活靈活現的性愛姿勢,令人看得臉紅心跳。這些細膩雕工與充滿想像力的創作仍然被一代代保存下來,我們也很幸運的參觀了小型的石雕場。

        印度很多傳承傳統技藝的場域都很簡單,甚至令人忽視。走進雕刻師傅工作的地方,看著他們以極為高難度如瑜伽般的動作雕刻石頭,讓我張大了嘴。師傅們踩在石頭上並蹲坐於其上,工具就是不同尺寸的釘子與槌子,用小顆石頭將主石墊高。一開始先將已裁好的石頭畫上初稿,再依初稿削去四周多餘石料留下主要畫面,接著再將細小的動作與表情一一敲出。印度朋友向我們表示這些石頭多是歐美人士的訂單,亞洲也有但歐美人士為主要購買對象。歐美國家下訂,他們這裡製作並送出。我想下訂者一定也料想不到,這些令人讚嘆的石雕是由蹲坐在其上的石雕師父用如此簡單的工具雕刻出的作品。



        看著周邊已完成的作品,我可以比在性廟群更近的距離看著那些作品(因為性廟群的作品普遍需要抬頭瞻望),最吸引我的是石雕脖子上粒粒分明的串珠,每一粒都立體得像是它們本來就與石像分離,同時隨著女性的乳房與動作而搖擺。身材豐滿小腹微凸,散發女性性感誘惑魅力的雕像,全出自男性之手。不知這些石雕師父會否邊雕邊充滿想像,不知會否摻雜個人情慾?希臘神話中畢馬龍或稱皮格馬利翁(Pygmalion)是一位極其崇拜美神維納斯的雕刻家,於是決定雕刻一尊維納斯像表示對她的敬意與愛意。雕的過程中傾其心力與情感投入,並為她命名「葛拉蒂亞」Galatea意指「沈睡中的愛人」。對葛拉蒂亞充滿愛意的畢馬龍懇求維納斯賜予他如雕像般完美的愛人,於是當畢馬龍回到家中時只見受維納斯神力所賜的葛拉蒂亞終於成為他朝思暮想的愛人朝他走去



雖然象神Gannesh與眾神隱身其中,但我的眼睛還是離不開生動地性愛姿勢!所有的雕刻都有碩大的耳垂,深邃的五官與柔軟的身段。同樣的姿勢也會因石塊大小與師傅的工法而有所不同,有些比例甚至頭特別大,最常見的是女人攀附其上,男人深情地與女人對看。我很好奇買來的雕刻要擺在哪裡,但我也不好意思說人家,因自己就有個印尼爪哇石雕更加地充滿原始自然的本能,而且就擺在本姑娘寢室內!溫潤當地產的石頭搭配粗獷的刀工是我的最愛,我也愛木頭的紋理,但石頭的重量令人有不容忽視的存在感。
 
你在看我嗎?可以再靠近一點呦

        我看著那些性愛雕像偷偷地嘴角上揚,朋友不明白我在笑什麼,但想著我房裡的石雕,雖然沒有這些華美的招勢,但很質樸實在。買了本印度愛經打算送給我哥當紀念品,雖然有中文版本但英文版本印得較精美(和朋友合購3本殺價共5美金,一本約76盧比)。回國後送給他,他翻了翻不太感興趣的「喔~」了一聲,似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搞不清楚他是開心還是無感。不管怎樣,那些變幻萬千的姿勢對我來說不情色且具美感,石雕師父將剛硬的石頭雕成柔軟的注目與瞬間的激情,被凍結的男女讓我聯想到希臘神話中的美杜莎。不知她是否嫉妒這些表露愛意的男女,而將他們凍結在最美的時空中?讓後人困惑於他們的真實性,最終成為人類將動物性升華為愛的存在性象徵。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傳統技藝(二):紗麗

  回到印度美學,令人嘖嘖稱奇也最平易近人的無不想起印度織品,從圍巾、絲巾、紗麗、衣服或是到Anokhi這個在印度算是中上價位的品牌,以充滿時尚感的印染棉布為主要商品取向,飄盪的花布在印度成為一種印度風情的指標。藍色配桃紅色,淡紫配亮黃色,我訝異於這些對比色怎能如此搶眼但又不突兀地出現在那爬滿變形蟲,或開滿花朵的衣裳上。中國的旗袍與日本的和服也是時尚指標,如果說日本典雅脫俗、中國秀雅大氣,那我想印度我會用「繁瑣艷麗」來形容。

印度紗麗的命運與多數非歐美國家的文化一般,總不敵主流的強勢。中國廉價的紗麗搶進印度市場,除了印度女性覺得西方服飾較為專業強勢外,紗麗的保存不易與賦予它的傳統意象也是主因。紗麗在都會比在鄉村難生存,特別是在派對或婚禮銷售的數量才會上升。於是紡織公司一間間倒,紡織工人也只能另覓他路。

有幸參觀印染小工廠,以商場結合觀光工廠在現代著實常見,但也讓消費者更能瞭解商品的生產過程,不實為上了一課。其實整體環境不是非常好,看起來是家庭工廠,堆放在桌下是成堆的木製印章,用來沾附顏料蓋於染布上。我很喜歡那些圖型複雜如藤蔓纏繞,以及重覆單一的幾何造型。因為去的時機點不太對,他們剛剛好下班,所以我們只能看到一小部分,陪伴我們的除了解說員剩下空盪盪的染桶以及浸在水中的布料。聽著講說員講述如何遮蓋顏色才不會沾染,一切都精密地於製作者腦中規畫盤算過。



印度乃棉與絲原料的產地,染料多為植物性。模板印染是大家所常聽到的「印染棉布」,以木製凸板於棉布上壓印,採重覆推疊並需計算圖案與圖案間的間距。此方法可大量生產,不僅減少製作時間,價格也比手工繪製來得稍稍便宜。由於印度布料多為為手工染製,所以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反覆洗曬,確保顏色吃進布料中不會掉色,其中最主要也最特別的為藍、紅色調。很可惜沒法看到飄於空中的布匹,我想那一定就像是掉進染缸中的五彩繽紛。對於我來說,這根本就是一場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如同樓下不斷織著地毯的老爺爺,需要計算經緯才能織出一朵朵盤根錯結的花朵。


學過一學期泰雅族編織的我,曾因整經時線鬆掉在織的過程中打結苦不堪言,當下看著那密密麻麻的織線實感欽佩。老爺爺的腦中有設計圖與他的手一同運作,上下交織而成的線構成片組成面。機器很傳統,人很傳統,手藝很傳統,織出來的圖樣傳統但不凡。我看著看著眼睛都花了,在線與線之間構成無限大的想像空間。解說員考我們哪邊是正面,我和朋友都猜了看似平坦的那面。結果答案竟然相反,原來雜線交纏的才是正面!最後師傅會用刀子將其刮平整齊。或許,就像我們看人一樣,看到的永遠是那面隱藏眾多祕密的面具。



織布師傅那面才是正面!

這種行程當然不容錯過購物階段,解說員很好,為了我們攤開所有地毯(不買光看就值回票價,本想拍照但又沒電了= =)。同行友人想買條曾錯過的圍巾,但找不著那條朝思暮想、魂牽夢縈的那條圍巾。那是條白底綴有粉紅為基底的多彩變形蟲,爬在黃色、藍色扭曲纏繞的花朵上,四周以歌德的繁複圖騰做為邊框,秀氣也細膩。然而因價錢殺不下來,台幣約莫一千初,即便賣家強調是Cashmere羊毛,友人還是因考量價錢作罷。於是,粉紅色的變形蟲從友人放棄購買它開始,似開始悄悄地跟著我們,在陰影中、印度女人的紗麗上、書中,悄悄地爬行隱身於我們未發覺但曾路過的小角落

傳統技藝(一):寶石鑲嵌

        印度多的是人力,然而如今亦漸漸被大陸取代,如同飄揚在空中的多色紗麗。此回去印度有幸參觀一些他們的傳統技藝,如泰姬瑪哈陵的寶石鑲嵌技術、織品染色蓋印技術,以及石雕技術。

        泰姬瑪哈陵的悲戚感人愛情故事眾所皆知,乃蒙兀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迦罕為了紀念已故皇后姬蔓.芭奴而興建的陵墓。姬蔓.芭奴在第十四次分娩時,因感染產褥熱,死於軍營。臨終前向皇上提出四個遺願,其一就是為她建造一座美麗陵墓。早在蒙兀兒時期阿格拉的大理石雕刻即已聞名全印度,如今更是世界知名。這種大理石雕刻與寶石鑲嵌世代相傳,不傳外人,所以外行人真的只能看熱鬧。這些大理石雕刻品精緻獨特,如星星與花窗般地縷空,以及各種天然寶石拚花於光線下閃耀的色彩,都彷如泰姬瑪哈陵的極致縮小版。

泰姬瑪哈陵上的寶石鑲嵌
晨霧為泰姬瑪哈陵蒙上神祕薄紗
        愈大的大理石作品愈動人,介紹的人給我們看天然原石與切割的工具與技術。像是被綁住的箭來回地磨擦著原石,畫好的花紋隨即等待變身。維基百科指出泰姬瑪哈陵的寶石來自世界各地,由超過一千頭大象運送這些建材,如來自西藏的綠松石、來自阿富汗的青金石、來自中國的玉和水晶、來自印度旁遮普邦的碧玉、來自印度斯里蘭卡的藍寶石、來自泰國的紅寶石和來自阿拉伯瑪瑙,共二十八種寶石和半寶石。整座泰姬瑪哈陵融合中亞、波斯和印度的本土風格,耗費二十二年的時間與三千兩百萬盧比興建完成。而大理石採用印度西北方在Makrana的大理石,並召集周邊如捷普(Jaipur)的工匠。集結各地精華的寶石在泰姬瑪哈陵上呈現,見證動人的愛情與那永恆的藝術。




        愈大的作品愈細緻愈生動,花朵於潔白的大理石上綻放。即便聽說休息站不少人用石膏假裝大理石,再用塑膠片魚目混珠;但朋友和我透過光線看到寶石的紋路,立馬被收買,最後我們決定買小盒子。說小是真小,但背包客就是沒有錢,背包也沒有空間啊~!如果可以誰不想要那潔白圓盤上閃爍繁星的桌子?如果可以誰不想要那如蔓藤爬滿窗架的裝飾品?我們向解說人員表明我們的難處,並發揮殺價本領,沒法有氣勢就使用柔情攻勢。買了小盒子勉強透過想像帶領我們回到泰姬瑪哈陵,回到當初看著牆上寶石花朵的瞬間


很欽佩印度的繁麗精工,不論是紗麗上的金絲銀線刺繡,或是金飾那令人眼花撩亂的細膩工法,或是如眼前大理石上栩栩如生的花卉,都讓我想到古代皇帝還存在的朝代,總覺得故宮中的雕飾比現代看到的更有味道也更加令人瞠目結舌。

我總是在想,如果在地傳統技師都給他們一個環境,會不會更容易成為知名的藝術大師?時尚界總是十年為一循環,但也不時借用不同國家的文化。如印度新德里的設計師Manish Arora以華麗之姿向眾人宣告印度的色彩美學與帶有些誇張的姿態,我猛一看還以為是義大利設計師的作品。時尚,是一種風格,更是種態度!期待看到更多異國元素在布上遊走,在造型上翻滾(遠眺)。